新疆夏爾西里自然保護區新北區,原屬中、哈兩國爭議區,1998年中哈勘界補充規定將這里劃歸我國,夏爾希里才真正完整地回歸中國版圖。由于長期屬于軍事爭議區,很少有人的活動,這里的自然資源保存完好。
夏爾西里地處在中亞、蒙古、西伯利亞的交匯地帶,自然地理幾經變遷,造成了各個植物區系的接觸、混合和特化,這里生長著1676種植物,其中有蒙古黃芪、雪蓮、紫草、紅門蘭、小葉斑蘭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60余種,而且森林植物種群處于原始狀態。
夏爾希里,近年雖然沒有對外開放,但是一些游人總是慕名而去,脆弱的生態環境急需要加強保護。 為了保護好這片“最后的凈土”,常年駐守在阿拉套山下的武警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邊防支隊的官兵,將一線管控的重點向夏爾希里地區傾斜,設置固定執勤點、臨時執勤點和檢查點,采取巡邏、潛伏、堵截等交錯并用的方式,提高了前沿控制能力。同時,官兵們還把維護這里的生態平衡作為自己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。每次執勤,都要對二線牧民及前沿施工人員進行邊境法規教育,宣傳野生動物保護常識,義務救助野生動植物。目前,他們已開展執勤巡邏 130 余次,宣傳群眾 5000 余人,抓獲不法分子 8 起 34 人,救助受傷、離散的北山羊等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 20 余只,被當地牧民群眾親切地稱為夏爾希里的守護神。
夏爾希里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的阿拉套山北麓,西南和南面與哈日圖熱格林場為鄰,北以阿拉套山山脊為界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,東界至阿拉山口口岸行政區,地理位置為東經81°43′09″一82°33′18″,北緯45°07′43″一45°23′15″,東西長66公里,南北寬25公里,面積314平方公里,由西部的保爾德河區(西段)、東部的江巴斯區(東段)和聯接兩個區域的邊境廊道(中段)等三個部分組成。主要保護森林及野生動物。
這是新疆新增加的一個自然保護區,總面積為31400公頃(314平方公里),其中27800公頃屬于中哈爭議區劃歸中方的國土。其中西部為中高山帶,面積22000公頃;中部為中低山區,面積3600公頃,是連接東西兩部分的天然廊道,從而保持地區內自然環境的完整性;東部為低山和荒漠平原戈壁地帶,總面積為5800公頃。
夏爾希里自然保護區位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的阿拉套山 北麓,西南和南面與哈日圖熱格林場為鄰,北以阿拉套山山脊為界與哈 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,東界至阿拉山口口岸行政區。 這是新疆新增加的一個自然保護區,總面積為 31400 公頃,其中 27800 公頃屬于中哈爭議區劃歸中方的國土。
夏爾希里地區植被是我國 內陸植被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植被發生、形成與夏爾希里地區的環境密 不可分。地處我國西北部的夏爾希里地區正好位于歐亞大陸中心,自然 地理幾經變遷,造成了各個植物區系的接觸、混合和特化,受中亞、蒙 古、西伯利亞的影響,過渡明顯,生物種群多樣,植被組成從低等植物 到高等植物,種類多樣。
夏爾希里自然保護區內野生植物有 1676 種,分屬 81 科 513 屬,其 中有紅門蘭、斑葉蘭等珍稀蘭科植物以及蒙古黃芪、雪蓮、紫草、梭梭、 甘草、肉蓯蓉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60 余種,還蘊藏著繁多的食用、藥 用、觀賞、芳香、固沙、蜜源、纖維植物等植物資源,其中有許多種類 是重要的生物物種基因庫, 據初步調查, 保護區約有陸棲動物和鳥類 179 種,其中屬 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 35 種:主要為雪豹、北山羊、棕熊、 猞猁、馬鹿、盤羊、蒼鷹、草原雕、雪雞、雕鸮、短耳鸮等,保護區是 珍稀、瀕危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分布區。同時,這里又是中國新疆西北部重要的鳥類遷徙地、繁殖地、越冬地,成為我國一座獨特的生物基因寶 庫。
旅游時間: 夏秋季
交通指南: 鐵路:第二亞歐大陸橋全線貫通,它東起我國連云港,西至荷蘭鹿特丹,全線長 10800 公里。有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的旅 客列車開通。北疆鐵路全長 460 公里,途經 37 個火車站。其中,博州 境內 140 公里, 個火車站。 10 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的旅客列車每天對開 一趟,國際旅客列車每周對開兩趟。成為名副其實的“中國西部第一門 戶”。 公路:全州鄉、鎮、場全部通瀝青路,成為繼吐魯番之后鄉鄉通油 路的地州。目前,全州通車里程達 2355 公里,其中,國道 221 公里、 省道 197 公里、縣鄉道路 357 公里、鄉村道路 1580 公里。全州共有二 級公路客運站 1 處,縣級公路客運站 2 處。阿拉山口涉外公路客運站 1 處,新建客運樓 9604 平方米適應了公路客運的需要。
|